公共教育与服务系
师德师风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师德师风 >> 正文
将梦写在征程上   他们将自己的梦融入家国,不畏艰难、不求回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光彩,在强国的征程上行而不辍
发布时间:2025-04-24 发布者:公共教育与管理系 浏览次数:

在纳米级的微观世界里,有一位“造孔者”。

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教授赵东元专注“造孔”20余年。1998年,赵东元放弃海外优渥条件归国,从艰苦的科研条件中白手起家,专注功能介孔材料研究,提出并发展了多种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开创了介孔有机高分子和碳材料研究新领域,带领“中国队”走向世界材料化学领域之巅。一项项原创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极大贡献。

他更为大众熟知的名字是“布袋院士”。

2021年,赵东元在人民大会堂领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后,手提布袋赶去给本科生上课的照片传遍网络。人们得知,20多年来,这位杰出科学家恪守“课比天大”信念,一周两次课,几乎从未间断。学生们更记得他的话:“你们有问题,随时来找我,我办公室的大门永远向你们敞开。”

在经世济民的学问里,有一位“奋进者”。

当过农民,做过木工、泥瓦工,甚至创办过乡村中学,这些经历让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逄锦聚下定决心:做一辈子知中国、服务中国的经济学研究者。

40多年来,从参与创建多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高端研究机构,到组织编写《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再到致力于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逄锦聚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重要贡献。

不管多忙,每年他都指导学生到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农村、企业开展调研,提出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的观点和政策建议。“逄老师常提点我们,不做脱离实际的‘花哨学问’,这句话会伴随我们一生。”逄锦聚以言传身教的力量,教一批批学子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在高耸的林间,有一位“开拓者”。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坚带领团队走向了一个又一个木材科学“无人区”,将科研领域从木材解剖、木材性质研究,拓展到生物木材学、木质环境学、木材基纳米复合材料等多个领域,以超前眼光、超强毅力开创诸多“第一”。

李坚在多所农林高校设立励学金,自己却甘守清贫。“我现在只希望能有更多的小树成为栋梁。”李坚说。

在上学的路上,有一位“插旗者”。

为解决“入园难、入园贵”,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学前教育集团总园长、教师安慧霞迈出山西省公办幼儿园集团化管理之路的第一步,一所所村办园、民办园成为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为让更多孩子“上好园”,安慧霞开创“星旗点亮”教育帮扶模式,受益园长及教师超20万。

安慧霞办公室里的一张地图,记录着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的进程:各地同仁前来学习的,标记“小红旗”;派出教师传授经验的,标记“红五星”。如今,山西省117个县已经插满了“小红旗”和40多个“红五星”,其他省份已插上34个“小红旗”和15个“红五星”。

桃李芬芳,师者用心血浇灌。

大美中国,师者用芳华作画。

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没有那么多惊心动魄,师者,以日复一日的耕耘,在平凡中写就最深沉的伟大,开拓着国家与民族、一代又一代人的未来。

学院地址:槽郢校区地址: 槽郢路15号(230022) 紫蓬校区地址:合肥市紫蓬山风景区(231201)

Copyright© 2022 徽商职业学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